在香港近郊掩映在棕櫚樹下的一棟不起眼的建筑物中,你可以窺見塑料再生行業(yè)的未來。
在這個遠離市中心摩天大樓的地方,卜高通美有限公司成為了縱向一體化的塑料回收再生企業(yè),同時完美地應對了中國大陸日趨嚴格的環(huán)境監(jiān)管。
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大樓里面,員工們在把"沃爾瑪薄膜"(這一行業(yè)術語是指用于包裝貨品的LDPE袋和薄膜)送入奧地利Lindner Recyclingtech GmbH公司的最先進的粉碎機中。經過粉碎后,塑料來到上方設有強力磁石的傳送帶上,各種金屬碎片被吸出。
兩名員工把碎片鏟入奧地利Erema Engineering Recycling Maschinen und Anlagen Ges.m.b.H公司的擠出機中。該機價值2000美元的過濾器可去除木屑、灰塵甚至水;其廢棄物被用于瀝青鋪面。凈化后的塑料進行擠出、冷卻,切割成 顆粒,裝袋發(fā)運,運至臨近的高度工業(yè)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區(qū)。
負責大陸銷售的卜高通美公司主管Udo Wong說,其加工機械可以處理任一類型的塑料,但目前其主要用途是加工LDPE顆粒。
Wong介紹說,直到幾年前,卜高通美公司(2014年營業(yè)額為10.6億港元)還是把廢料直接賣給中國買家,主要位于珠三角地區(qū)。但從2013年開始,中國政府對混合和未清潔廢料的進口出臺了嚴格的新管制措施,即俗稱的"綠籬行動"。
Wong說:"從長遠來看,[綠籬行動]對整個國家和企業(yè)都有益。而從短期來看,則是一個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這是我們解決方法的一部分。"
在香港經商的高成本(即便在元朗區(qū))促使卜高通美投資購入價格不菲的歐洲進口機器。其過濾器盡管價格高,但每年只需清洗三四次,節(jié)省了勞動力。
一大挑戰(zhàn)是廢料的品種繁多,可能帶有灰塵、油漆、復合層甚至還有落下的工具。
Udo的兄弟、擔任工廠經理的Uwe Wong監(jiān)督工人們仔細地拆開和檢查材料。他指著埋在薄膜層下面的一個未使用過的輸液滴頭說,"我們很討厭包里面還有包。你永遠不知道里面有什么。"
兄弟倆的父親是公司總經理Steve Wong,他在1984年創(chuàng)辦了卜高通美,當時是一家收集廢料出售的小再生企業(yè)。兄弟倆最初在車間工作,鏟廢料和開叉車。
Udo Wong說:"公司以前的業(yè)務要簡單得多。我們能從國外公司那里拿到[廢料]。現在我們面臨著直接向歐美公司要貨的中國企業(yè)的競爭。"
卜高通美公司的應對措施是:創(chuàng)造增值和加強質量控制,并延伸至塑料再生生態(tài)鏈的上游和下游。在供應方面,該公司在歐美等國家建立了買家網絡。而在產 量方面,其設立的分公司汕頭卜高通美實業(yè)有限公司設計和生產模具,改性PET、PLA和ABS,此外還生產托盤、杯子和食品包裝。在山東煙臺福山還設立了 成勛卜高塑料機械(煙臺)有限公司,生產再生機械設備、模具,對發(fā)泡苯乙烯進行切割和添加阻燃劑。
Udo Wong說:"我們最初是一家貿易公司,我們始終抱持靈活應變的思想。"
他提到了行業(yè)面臨的其他挑戰(zhàn):"油價下跌給我們的原料帶來了價格壓力。”
另一方面,綠色也是一個賣點。佳能和尼康這類宣揚"企業(yè)社會責任"的大公司希望將再生塑料和新材料混合在一起使用。
堅信中國將繼續(xù)實施更嚴格的環(huán)境監(jiān)管規(guī)定,卜高通美公司已經在新界將軍澳動工興建一座更大的8萬平方米的工廠,將在明年投產。
Udo Wong說:"我們深信我們的戰(zhàn)略是正確的。"